Open in app

Sign In

Write

Sign In

Alice
Alice

302 Followers

Home

About

May 26, 2022

抖音電商可以取代阿里嗎?

最近在準備面試過程中有一些思考,結果都沒有人要問我這個問題,所以只好寫下來以茲紀念(?)會分成三大塊內容,一是抖音電商的歷史、現狀與打法(策略); 二是從電商的Key succuss factor來拆解有哪些抖音難以跨越、或是需要更多資源及時間去跨越的劣勢,並在最後提供了我個人認為可以突破劣勢的解法 注:其實我是想寫『可以取代天貓嗎』但我怕大家不知道天貓是誰QAQ 抖音電商演變 從2018年開始、抖音影片內容可跳轉電商平台購買; 2019年上線抖音小店功能(店舖入駐); 2020年取消直播引流第三方電商平台(就是不能跳轉到天貓京東的意思)但短視頻的規則不變; 2021年,『抖音盒子』app上線,是抖音電商的單獨app入口。 字節跳動對外宣布,2020年電商成交gmv 5000億(淘寶直播4000億/快手3000億)但真正在抖音小店成交的只有1000多億、其餘仍然引流到天貓/京東平台成交。2021年目標萬億gmv,但截至目前為止並沒有再發布電商的gmv銷售情況(即便外界有很多謠傳/推估的gmv成交量級)

7 min read

7 min read


Oct 13, 2021

那些關於「努力」的思考

小時候有一段時間總是很糾結,自己不管做什麼事情好像都要特別努力。隨著辛苦程度的增加,有時候甚至會開始自我質疑「是不是在跨越一條叫做階級的線?是不是這些事情本來就不屬於我、所以我做起來才會這麼辛苦?」 在愛情裡、在工作上、在人際關係中,都常常遇到這種困惑,我常常沒辦法分清到底哪些事情是努力就能達成、而哪些事情跟我的努力並無關聯(愛情尤是)於是非常疲於奔命,對於無法達成的事情也難以放棄,講好聽點是有毅力、實際上就是偏執。與學姊聊天的時後,得到了一段禱詞非常符合我的心聲『God grant me the serenity to accept the things I cannot change; courage to change the things I can; and wisdom to know the difference.』 深陷在這樣的自我懷疑很久之後,突然有一天想起其實真正問題的核心,並不是在於無法達成背後的原因是什麼,而是(1)我究竟是否真正想要以及(2)我究竟要如何達成。

3 min read

3 min read


Sep 23, 2021

隨筆之二 — — 關於健康

剛剛從診間出來,醫生看我五雷轟頂還安慰我「這真的沒有很嚴重啦!不要擔心」「難道在生活中會擔心出車禍就不正常過日子嗎?還是要正常過日子呀」 大概因為從小身體不好,生病就是我內心最深層的恐懼吧。發現免疫系統問題的時候,過去那些常常誤以為自己太過敏感的不舒服都有了解釋。開玩笑的跟朋友說,總算不用在疑神疑鬼覺得自己有病,因為是真的有病(?)似乎也算是一種解脫。 「不能染頭髮、做指甲、曬太陽、吃生冷油炸補品」醫生看著我的美甲搖搖頭,「先回去吃藥,我們兩個月之後再抽血看指標情況」 本來正想要做知完的髮型+抹茶指甲,然後快樂的去海邊玩,再大吃生魚片配啤酒,這種普通的生活要離我遠去了嗎?到底現在的狀態代表是什麼?我到底會不會發病?什麼時候會發病?發病的病狀下次會是什麼?我還能去上班嗎?還能談戀愛結婚嗎?會不會突然生很嚴重的病拖累別人? 「醫生說有些數字略低於正常人,所以要吃藥、兩個月後再追蹤」簡單在line裡跟爸媽交代了一下,失魂落魄的走出醫院,陽光大片的撒在人行道上,一邊突然擔心起刺眼陽光會誘發、一邊急需找個方式冷靜一下自己的情緒,於是搭車回了台大,坐在共同吃小木屋鬆餅。

3 min read

3 min read


Aug 20, 2021

超想離職!什麼時候才適合換工作?

本來應該要唸英文,但是我在隔離網路太爛,想來隨便寫寫當年曾經非常困擾我的一個問題:職場新鮮人到底能不能、該不該、在工作初期就換工作?到底什麼情況才是洽當的離職? (每當要唸書就文思泉湧ㄌ) 作為一個職場新鮮人(此處指工作五年內)要換工作,有太多前輩跟網路雞湯告訴我們「履歷上會很不穩定」、「要在一個地方久了才有積累」、「不要眼高手低」等等,但同時自己又擔心我在這間公司一直做爛事、沒有得到預期的回報、遇到愛發脾氣的老闆、加班加到心悸頭痛失眠,難道真的不能換工作嗎? 首先,我必須說,當你想離職且願意行動不是只有打嘴砲,可以先幫自己拍拍手,因為你已經戰勝了50%只是每天抱怨但又不願付出行動的嘴砲人。 再來,我們要來評估一下「離職」這件事的意義,如果沒有評估就跳槽,此舉就跟感情失敗毫無檢討就 let it go 一樣,容易讓一樣的錯誤重複發生。我覺得剛工作初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,成本最低的去理解自己在工作上面的期待是什麼、自己想要且適合怎麼樣的工作型態。跟談戀愛相同,分手的痛苦可以讓你了解自己是怎麼樣的人、想要怎麼樣的關係。

4 min read

4 min read


May 19, 2021

在工作中做「爛事」,到底有沒有意義?

剛工作的幾年,也常常覺得自己在做沒有意義的事情,比如訂會議室、無腦的做一些配置工作或是準備部門老闆的年會表演衣服。但是又有這麼多的文章告訴我,現在的無意義都是一種積累,最後都會成為你成長的養分。當時我在一邊跟老闆溝通年會衣服的顏色,一邊幫他找年會要唱歌的曲目安排練習時間,就無法理解了,這些事情到底、如何、成為、我生命的養分? 工作多年,我才發現這種網路上的雞湯文章大概有一半說的是對的,但重點是我們要把做的事情拆解成不同的維度來思考。 首先,必須搞清楚自己的角色,對公司有意義、對部門有意義、對大老闆有意義、到對我的小老闆有意義,和對我有意義,都是獨立關係。 舉例來說,這個項目對公司來說是重復造輪子,年輕的我會覺得自己在做無意義的事情,但其實從我這顆小螺絲釘的微觀角度來看,我沒有做過這個項目,其中的方方面面面都能讓我學習,那對我就是有意義的。我不必拯救世界拯救公司,我可以先拯救我自己。 又或是項目對公司沒有意義,但是對小老闆有意義他想被promote,那麼你幫他做這些爛事的好處是什麼呢?我可以成長嗎?我可以獲得他的信任嗎?我可以通過這次的爛事、換到更好的資源嗎?

3 min read

3 min read


May 15, 2021

互聯網民工的一年

今天被朋友問到,如果去互聯網最差的事情都發生了,大概會是什麼樣子?自己講完覺得有點好笑,所以寫了一個虛構故事。 不全然是個人經驗,不過都是身邊真實發生的情況,許多情節蠻常見。 好玩而已,如有雷同,恭喜你也是互聯網人的一份子(?) (沒把換老闆這件事寫進去,實在寫不下了,一年換三個老闆這種也很常發生) 大家好,我是一個數據產品經理b,準備入職互聯網大廠,好期待鴨! 3月份,為了要能在下年review的時候有機會晉升,所以趕緊入職了。在入職前很期待,面試的時候挺喜歡那個老闆,專業且溫柔,非常有熱情和抱負,團隊在積極擴招。 4月份,原本老闆10人的團隊擴招成25人,由於帶不過來這麼多人,由另外一個比我早入職一年、大4歲的平級「小組長」來帶我和另外4個新同事。在分業務的過程中,發現「小組長」總是把好的項目分給自己、其他的邊角項目分給新人。「沒關係,我反正還先熟悉環境嘛」對自己說「我要像一杯重新空杯的水,重新學習」

6 min read

6 min read


May 15, 2021

裸辭隨筆

今天是我從阿里裸辭的第13天。 工作後多數都用公司電腦,今天在家把個人電腦挖出來,仔細一想,居然已經用了7年了(從大三到現在)在電腦中看到自己這7年來的軌跡 — — 曾經修的課程、實習、找工作、做項目、來了上海瘋狂找工作、進入新創、新創沒錢發薪水然後跳槽去大公司,到了現在。 看見以前大學做項目的資料,願意花幾天幾夜的把一件事情做好的熱情,有點懷念。 今年是我工作的第五年,對五年前懵懂的我來說,應該也算達成階段性目標了吧 — — 加入過新創、進入快消做管培生,然後進入互聯網巨頭加薪升職,一路到了現在。身邊的朋友,以前那些一起喝的爛醉蹲在路邊哭的朋友們,也陸陸續續成為以前我們曾想卻不敢想的那種「前輩」,帶了一些人、賺了一些錢、找到一些喜歡的事,或是跟自己喜歡的人走入家庭。 剛出社會的幾年,總在想盡辦法證明自己,想著努力換更大更高薪的公司,在公司裡面拼了命的想往上爬。所有工作的目標、目的,只有一個,就是「成功」。但這1年來,身邊的人陸陸續續都到了某個階段 — — 在事業上好像已經完全了短期目標,但是卻沒有更快樂,也沒有更滿足,生活沒有過的更好。

5 min read

5 min read


Oct 3, 2019

到底什麼是互聯網的『運營』?

到底什麼是互聯網的『運營』? 入職阿里一年了,總是有人問我『運營到底是什麼?』 【背景】 這一年來,入職阿里巴巴天貓做運營,回台灣之後總是被問『運營到底是什麼?』在我們的市面上,產品經理的書何其多,卻很少有系統性教材介紹運營是什麼。『阿里強運營,騰訊強產品』以運營起家的阿里、算是運營最有話語權的互聯網公司了,每間公司的基因不同,在職能定義上有一定差異(比如同樣工作內容在阿里算運營、可能在騰訊就算產品)但是最基礎的邏輯還是相同的,只希望大家看完不要再問我運營是不是做supply chain或純粹的執行工作啦! 【目錄】 1、運營是什麼?運營怎麼分類? 2、互聯網運營跟外企的marketing/sales有什麼差異? 3、什麼樣的特質適合做運營? 【運營是什麼?有哪些分類?】 就跟你問『什麼是marketing?』每個人給出的答案都不同一樣,運營也是如此,所以我們先參考下別人的回答:<什麼是運營>——知乎

互聯網

6 min read

互聯網

6 min read


Jun 5, 2018

在上海加入20人歐洲新創團隊,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

2016年9月,我入職了第一份工作 — 一家才成立一年的歐洲新創互聯網酒水公司。創始人是2個德國人與1個上海人,初始團隊約6–7人,遍布奧地利,德國,義大利,英國等國家。 在我加入時,公司已經擴張到20人左右,並於上海,蘇州,香港,新加坡都有office。由於這篇文章宗旨在討論"體驗",我就不與大家細分享商業模式與具體業務。 作為第一個市場部的Chin …

Shanghai

7 min read

在上海加入20人歐洲新創團隊,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
在上海加入20人歐洲新創團隊,是一種怎樣的體驗?
Shanghai

7 min read


May 28, 2018

畢業那年,我買了一張去上海的單程機票

#1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不是工具文,也沒什麼具體知識,只是個人的意識流紀錄。 若期待乾貨,請從以下兩個地方尋求信息: (1)Alice Lin —< 在中國大陸「找工作」是一種怎麼樣的體驗?> (2)你好,我姓艾名許利。 這篇文章的原型在2016年12月,正是第一份工作的甜蜜期。忍著沒發,覺得自己太青澀了會被大鞭一發、讓以後的自己難堪(現在回去讀真是汗顏),不過最近越來越多人來了上海,自己也多了兩年的經驗,想做個階段性回顧、送給新鮮人也寫給自己。 #2 做出決定 沒有人比你知道自己想要怎樣的生活 2016年3月,在所有人如火如荼的找工作之際,我一直非常迷惘。某天晚上,醜蔬果大翻身的人兒們照常開例會,在結束時於二活的global lounge臨時起意的做了一個“十年計畫”。 就是那天,我寫好計畫,發現自己希望在1–2年內就去中國大陸“看看”,就此埋下了種子。 當時我和宜蓁都打算前往中國發展,一起透過各種管道尋覓在陸的學長姐,想知道他們的路徑/產業/崗位/經驗,以評估接下來的走向。

8 min read

8 min read

Alice

Alice

302 Followers

在滬兩年,來杭三年。最想念的台灣食物是酸辣湯、涼麵、還有蛋餅。 Ins: alicemily51423

Following
  • CJin is my tonic

    CJin is my tonic

  • Fenix C. Hsu

    Fenix C. Hsu

  • Cloudscape Media Art Platform 雲的藝評

    Cloudscape Media Art Platform 雲的藝評

  • 你好,我姓艾名許利。

    你好,我姓艾名許利。

  • Kytu Lin 林裕欽

    Kytu Lin 林裕欽

See all (21)

Help

Status

Writers

Blog

Careers

Privacy

Terms

About

Text to speech

Teams